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深耕厚植60余载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培(2)

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海外合作办学 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学院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制定新版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医学

海外合作办学

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学院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制定新版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医学和预防医学等8个课程模块,明确各模块的课程学分修读要求。同时,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整合,开设整合课程,例如将《中医方剂学》与《仲景学说》整合后开设《经方学》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后续中医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中医诊断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并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等。

强化中医技能培训。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是发展趋势。学院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环境,大力开展中医特色的技能培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学院建有面积约5400平米、设施设备齐全的中西医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由中医诊断实验室、针灸实验室、推拿实验室、模拟接诊室、中药标本室、心肺听诊室、西医诊断与外科实验室、网络考试室等组成,为学生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提供了优质平台。

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西医结合学院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依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医疗和教学资源,通过中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选拔具有丰富带教经验和临床经验的骨干人才作为导师,将师承教育覆盖基础和临床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起就接触临床并进入临床见习,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有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彰显中医师承个性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模式的特色优势。

导师制拜师仪式

融入流派学术教育。中西医结合学院教师大多来源于临床,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继承并形成了孙氏肝病流派、叶氏金针流派、川南玄府学术流派、汪新象流派、张君斗学术流派等中医流派。学院建有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流派工作室2个,并将其特色学术思想与技法用于教学,为本科生开设《川南中医流派及名家学术经验》课程。打造了一批极具流派特色的教学队伍,在推进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加强通人文、读经典、重临床、强能力的综合教育,对培养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中医药特色人才取得实效。

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中西医结合学院是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先进管理单位,拥有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个,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工作室2个,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6个,省级和国家级师承导师38人次,省级和国家级师承继承人76名,具有较丰富的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源。为促进名老中医思想学术传承,学院为各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立了教育教学平台,及时发布中医名家名方、病案集锦,展示工作室学术思想、传承情况、技术特色等信息,做到经验传承教育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潜移默化中涵育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川省优秀教师孙同郊教授(左)临床教学

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为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中西医结合学院将传承中医药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传承“同郊风范”为主题,开展“同郊风范”系列传习教育、中医戏剧、中医舞蹈、同郊话剧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向典范靠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以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阵地,以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和学院建设历程为主线,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以各类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扇面画创意赛、“做一日中医”见习活动、“玲珑香草香囊制作比赛”、“中医导引术推广活动”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巩固专业思想,提升专业自信;以学风品牌建设为依托,开展中医经典晨读、《黄帝内经》知识竞赛、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竞赛和中医经典等级考试等学风建设活动。

推进海外合作办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医、让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任,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先后与德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葡萄牙、捷克等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长期教学及科研合作关系,与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博士生,其中与葡萄牙全国针灸协会联合开展了4年制《中医学》学历教育。

文章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zdxllysj.cn/zonghexinwen/2021/1112/588.html



上一篇:眉山药科职业学院:传承中医"四诊"精髓 打造
下一篇:新旭完成C轮融资 推进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及治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