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患精神性疾病美术专业学生的绘画作品个案诊断

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绘画疗法(Drawing Therapy,DT)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如Jaspers、Riese等对凡高作品的研究[1]。本文报告我校1例美术专业学生,在常态生活下与阵发性精神性疾病发作前绘

绘画疗法(Drawing Therapy,DT)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如Jaspers、Riese等对凡高作品的研究[1]。本文报告我校1例美术专业学生,在常态生活下与阵发性精神性疾病发作前绘画作品的相关比较诊断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1,男,20岁,专科,未婚,2007届学生,无精神性疾病家族史。

1.2 方法 采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院)对该学生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及临床精神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疾病诊断。采用教学中对学生素描静物写生的共同评价标准,找出该学生这个学期的在常态生活下与阵发性精神性疾病发作前素描静物写生作品各3张,以时间顺序排列的自编情况调查表,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该学生在第二学期发病多次,发病时经常坐在平房屋顶或高层楼女儿墙边,经长时间劝解下来后,滚地豪哭30 min后,慢慢恢复常态,间隔时间20~25天为一个周期。经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院)对该学生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及临床精神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疾病,诊断为由抑郁、焦虑(中度)症状引发的阵发性精神性疾病。

2.2 三个周期绘画作品 见表1。

表1 在常态生活下与阵发性精神性疾病发作前素描静物写生作品的相关比较视觉图像 透视 色调 线条 构图 成绩(百分)85常态生活下2画面图像<60° 准确 明快 有力(多于直线) 均齐 88常态生活下3画面图像≤60° 准确 有点花 柔软 偏右 80疾病发作前1 视网膜图像≥60°(无意识) 不够准确 花、恢 柔软(多于弧线) 太散子 72疾病发作前2 视网膜图像>60°(无意识) 不准确 恢暗 柔软(多于弧线) 较满、偏右 68疾病发作前3 视网膜图像>60°(无意识) 不准确 恢暗、脏 柔软(多于弧线) 太满常态生活下1画面图像<60° 准确 明快 有力(多于直线) 均齐62

3 讨论

当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感染、过敏、脉络膜静脉引流障碍、热调节功能衰竭均能促发本病常有中、低度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变小,视野中有中心暗点,对蓝色视标更敏感,可有不同程度的色觉异常[2]。由表1可见,患者由于病情加重视物变形变小,构图出现太散、较满、偏右或怪异,画面出现花、恢暗、脏现象。这与国内外治疗诊断经验一致[2-3]。

视网膜图像和画面图像比较研究目前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报道,所以作为重点讨论。

两眼前视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为可见视域,其水平视角达188°(左右眼备为156°角,两眼共同覆盖124°角),垂直视地角约为140°(中视线上65°角,下75°角);整个视域“屏幕”近似椭圆形,正常视域为一圆锥空间,目点在锥顶,顶角为视角,约为60°角,中视线为圆锥轴线。正常视域形如喇叭,画面插入其间交得的圆周为60°角视。

视网膜图像和画面图像,一是投射在视网膜上的“视网膜图像”,一是勾画在玻璃板画面上的“画面图像”。在绘画构图中,一般绘画者有意识地将取景框置于<60°角视圈的正常视域之内。绘画在<60°角视圈内的比例适度,图形正常;也叫画面图像。≤60°角视圈内的画面图像弯拱不明显,愈靠近视域边缘的愈明显;直线的弯拱,使视域周边的物形拗扭失真,而视网膜图像与画面图像明显的差异发生在>60°角视圈以外,由于成像面的平曲,造成两种图像直线和弧线的差异。在正常视域之外,都出现不同倾向的畸变。在视圈外的比例失常,物体看去成了变形物体。视圈外的直线,也略呈弧线状[4]。

由表1可见,该学生第一次常态至第二次常态下,画面图像由<60°该学生生活及绘画处在正常状态下,该学生第三次常态下,画面图像由≤60°病情有所显出。患者第一次疾病发作前视网膜图像由≥60°出现病情。该学生第二次疾病发作前至第三次疾病发作前,视网膜图像由>60°绘画线条柔软无力呈弧线状,病情有所加重、恶化。

在强光刺激时,瞳孔缩小,在弱光时瞳孔又变大,以此来补偿光强的变化,提高网膜的感光性能。瞳孔的大小还似乎监测着神经系统的状态,瞳孔的大小会随情绪而改变,瞳孔大往往表示被试者非常激动;同时,瞳孔扩大的程度也反应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不同程度[3]。精神状态差、焦虑及抑郁分偏高或精神性病变使视网膜病变、精神性大小变视症[5],也是造成该生无意识绘画成视网膜图像>60°直接原因之一。

成绩方面,从表1可见,该学生第一次常态至第二次常态下,成绩85-88较好、进步。该学生第三次常态下成绩82有所下滑。该学生第一次疾病前至第三次疾病发作前成绩72-68-62呈着步下降。无意识产生视网膜图像>60°,透视不准确,色调恢暗、脏,线条柔软无力,是导致成绩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文章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zdxllysj.cn/qikandaodu/2021/0730/528.html



上一篇:上阵父子兵第一部糖尿病微电影的诞生
下一篇:莫因误诊而讳疾读一个错误的诊断有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