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微课结合PBL 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课程,它是临床各科的基础[1]。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课程,它是临床各科的基础[1]。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是诊断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发挥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虽然考试成绩尚可,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微课及PBL 教学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应用广泛,大量文献[2-5]研究论述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就中医院校的诊断学课程而言,笔者对本课程进行了微课与PBL 教学法的有机结合的探索和尝试,现总结如下。

1 目前中医院校诊断学的教学现状

1.1 现行诊断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它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诊断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病历书写与诊断方法等。这些内容各有其特点,例如检体诊断临床实践性强;器械诊断中心电图诊断理论知识点多、枯燥而抽象;实验诊断知识点繁多,涉及西医的生理、生化、微生物与免疫及临床各科知识;诊断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需要较为严谨的思维能力才能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目前诊断学教学改革使用的教学模式较多,如基于案例的教学(CBL)、启发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PBL)等,但这些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6]。(1)课堂讲授时间不足。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对临床病案的讲解兴趣较大,教师讲授这部分的时间偏多,导致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讲解,对学生后期学习有一定影响;(2)学生学情了解不全。目前,许多中医院校的诊断学教学仍然是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全部学生的学情,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能全面判断,使得有些知识点讲解不到位;(3)学生复习效果不佳。课后,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只能面对纸质的资料,没有动态演示与详细讲解,导致对部分知识点不能深刻理解,使其复习效率不高。

1.2 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学情特点 在我国,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被动式学习为主,长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定性思维[7]。结合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临床全科医生、康复专业、医学检验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等学生西医基础知识掌握度参差不齐,西医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目前很多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强,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较低,动手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对这些学生讲授诊断学更是具有挑战性。

1.3 西医知识量增加与教学时数不足的矛盾 西医诊断学学科分支较多,所覆盖的西医知识面广,并且与现代科技联系非常紧密,知识量增长非常迅速,表现在临床上就是新的诊断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实验方法不断更新、实验检查内容不断增长,而表现在教学上就是诊断学的教材越来越厚、知识点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实验诊断学与器械诊断这两大部分。而教学的时数却不能随之增加,部分医学专业甚至随着外语、计算机及一些选修课的加强,学时还在减少。所以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上课灌输知识争分夺秒,学生们大吃“压缩饼干”,对于所学知识出现“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况,教师与学生双方都非常辛苦吃力,教学计划的完成勉强合格,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临床能力的培养不尽如人意。这一矛盾在中医院校的西医课程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2 确立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提高教师对微课和PBL 教学法的认识 首先,教师必须对微课和PBL 教学有较深入的认识,了解二者在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微课是基于网络平台而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微型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一般不超过10 min。以教学视频和其他支撑材料组成的微课有打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更好地适应学生学情差异以及增进课程资源的共享等优势。它以短小精干的视频结合图像、文字、声音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浓缩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加专业课程的感性认识与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有效利用碎片时间,直接学习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8-9]。

文章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zdxllysj.cn/qikandaodu/2021/0218/377.html



上一篇:赵耶利及其琴学贡献考论
下一篇: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多元整合诊断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