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从《海外书迹研究》到《傅申学艺录》(3)

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上这两大类的书法作品,在《傅申学艺录—书画刻瓷篆刻卷》中的作品,也得到充分的展现。 第一类即他以本色的书体(姑称“傅体”)用青花料书写

以上这两大类的书法作品,在《傅申学艺录—书画刻瓷篆刻卷》中的作品,也得到充分的展现。

第一类即他以本色的书体(姑称“傅体”)用青花料书写的一批釉下彩瓷器,此类作品是最能代表他个性的一批珍品。

第二类则是傅先生在少字数的墨书作品上加入了色彩,创作了一批彩书瓷瓶。这批作品,傅先生大胆而又泼辣地运用了黑色书法与彩釉底色的配合,反映了作者对于现代艺术的探索精神。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绿色和蓝色做基调,然后嵌以小面积的黄色和朱红色,让色彩在对比中营造活跃的气氛,但又巧妙地让黑色书法与色彩协调起来,不至于流于媚俗与“乡气”。从这里又让我们了解到傅先生不仅仅是一位深深地扎入传统的艺术家,而且是一位敢于大胆突破传统的、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大艺术家。另有一只书写着《忆江南》的泼釉瓶,更是表现出傅先生的大胆创新精神,他将黑釉泼在瓷瓶上,任其往下流淌,使瓷瓶上的空白处被随机地分割出不同的形状来。傅先生再利用这些空白处,随心所欲地把白居易的《忆江南》题写其间,犹如绘画的题跋,使其与泼釉浑然天成。如无深厚的传统书画功底,绝难达到如此的效果。

除上述两类之外,他的书画刻瓷作品中还有一批把古代碑帖移刻于瓷器之上的。除了书体种类繁多之外,傅先生能把那些行草书的法帖毫发毕现地刻在瓷器上,足以表现出傅先生以刀代笔的高超与绝妙的书刻技艺。而书画瓷瓶配刻的印章,又得力于他年轻时于篆刻创作所积累的功底,使整个瓷瓶更臻完美。

笔者注意到在《书画刻瓷·篆刻卷》中的一件作品,《刻智慧黑釉扁方瓶》(1999年作)其中一面刻行书胡适之先生语:“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璀璨夺目。”笔者觉得,傅申先生正是践行了胡适先生的这一思想,因此,在这动辄奉为“大师”“巨匠”的当今艺坛,让他这个自谦为“学艺”的展览与著作乃至他的个人魅力,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傅申 楷书崔子玉座右铭 纸本

傅申 行书观画图 纸本 2000年

编者按:作为一名艺术史学者和书画鉴定家,傅申先生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了高度认可,而对于傅申先生的书法创作,人们相对还缺乏了解。本期我们遴选了葛鸿桢先生的《从〈海外书迹研究〉到〈傅申学艺录〉》,文章回忆了他与傅申先生的交往,并从傅申先生的学术研究谈到书法创作,对其书法给予了精准的定位、细致的描述和公允的评价;白谦慎先生的《承前启后之作》一文,评述了傅申运用医学临床诊断学和刑事鉴识学的思路进行书画鉴定,因而更具严谨性和科学性。正是这种学问反哺创作的思路,使得傅申先生在学术、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今将两文刊出,以飨读者。

我与傅申先生结缘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刚从古吴轩调入苏州博物馆。在馆内专设为陈列外宾赠送礼品的橱柜里,我发现了一本傅申先生撰写并出版于70年代的英文著作《Traces of the brush:studies in chinese Calligraphy》。封面上印着王羲之《行穰帖》中放大的“行穰”两字,十分显眼。它吸引着我向馆长提出借阅此书的要求。一周的借期让我有机会初步了解这一部国内少见的书法学术著作,并产生了要将此书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读者的念头。为此我曾专程赴上海去拜望许杰教授,并得到了许教授的鼓励,使我下决心利用业余时间翻译此书。中文本译成后,按照傅申先生的意愿,将该书中文本取名为《海外书迹研究》,经一波三折后《海外书迹研究》一书终于在1987年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白谦慎先生在《傅申先生简介》中称:“《海外书迹研究》一书虽然只是一本展览图录,但在海外被认为是研究中国书法的西文著作中最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之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已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刘正成先生则在《傅申书法的三点启示》一文中称:“其早期著作《海外书迹研究》,与晚期著作《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等是其影响最大,成就最高,东西方学术融合最好的关于书法的典范之作。”黄子先生在其文《书中有画—海峡对岸书法第一人傅申》中称:“他所著的《海外书迹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非常大,许多研究海外书画的学者都要参考这本书。”

在《海外书迹研究》即将出版之时,出版社向我索要傅申先生简历,于是从傅先生给我提供的简历中,我了解到傅先生在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其书画创作均获得过台湾地区举办的多种书画展览的最高奖,大致了解到傅先生在书法与绘画创作方面也非常优秀,只是未看到获奖作品,缺乏一些感性认识。

文章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zdxllysj.cn/qikandaodu/2021/0214/364.html



上一篇:PBL教学法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脏超声教
下一篇:学缘传承 谱系编织 ——上海音乐学院2018首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